
成都以南,
美视以内,
从初露锋芒到乐在其中,
从正剧到喜剧,
戏剧艺术,
正以其富有冲击力的表现形式,
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美视人。
作为观众,我们幸福感爆棚。
而作为演员,
由心生戏,由爱成痴,
嬉笑怒骂间,
社员们为我们躬呈了年年好戏连台。
2016岁末,
美视敬你最后一杯艺术纯酿,
愿醉在戏中,好梦跨年!
从2010年9月至今,学校老师在学校先后开设了话剧选修课,在《中国近现代话剧简史》、《经典剧目赏析》和《表演基本功训练》的熏陶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爱上了戏剧。
时机成熟,2013年初,”美视师生话剧社“应运而生。成立以来,我们坚持“美育即德育”的理念,走经典话剧的路线,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提升办学的文化内涵。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艺术教育已经初见成果。剧社培养的学生演员,比如敖瑞君同学,去年考上浙江传媒大学的影视编导专业,吴霖锋同学今年亦被四川传媒学院学习影视表演专业录取。
◆2013年,美视师生话剧社初露锋芒,为观众们献上了经典剧《日出》和《雷雨》。这是话剧社第一次在校园演出话剧。
◆2014年,话剧节第二季。社团选择了曹禺的经典名剧《原野》的片段、《北京人》第二幕和童话剧《犟龟》,连获好评。
◆2015年,话剧节第三季。师生们演出了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的精简版,这是社团第一次做完整话剧的演出。
◆2016年,话剧节第四季。第二次排演全本戏,社员们开始尝试喜剧,而且还是方言喜剧......

《抓壮丁》最早创作于1938年,40年代在延安青年艺术剧院演出近百场。1963年被改编成电影,影响极大,成为几十年来最受观众欢迎的四川方言喜剧。
它讲述的是在抗战时期,在四川某乡村里,借着抗日的招牌,国民党乘机买卖壮丁、敲诈勒索、鱼肉乡里的故事。
本剧以讽刺的手法刻画了几位反面人物可鄙、可恶又可笑的形象,使国民党军队、地方政权和反动地主的几位代表人物肮脏的灵魂和丑恶的行径昭示于光天化日之下。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爽利泼辣的四川方言,为本剧增添了良好的喜剧效果!
这是美视剧社成立四年以来,第二次排演全本戏,同时也是参演人员最多的一个戏。共12名演员,7名教师和5名学生。最小的学生演员是小学三年级的,最大的学生演员是高中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演话剧。
话剧排演历时四个月,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是在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挤出时间参加排练。
赵科举老师也是第一次演话剧。他一周有三个晚上担任小学的体育兴趣课教学。演出当晚,他穿着国民党军官的演出服上课,然后直接从操场走上舞台。
学生演员中的黄宇和唐束语,同时也是今年圣诞晚会的主持人,并身兼相声、演唱、指挥等表演任务,充分展示了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能力。
饰演幺妹的赵琳同学,是剧社的资深演员,出演过《威尼斯商人》、《北京人》等戏,在今年的圣诞晚会舞蹈《Into Happy》中担任领舞。
投入其中,余韵未尽,蓦然回首,却发现一个个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形神毕肖的人物形象,已博得满堂喝彩。
传播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杜绝庸俗和肤浅,追求经典话剧是我们不变的宗旨。在校园里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同学们提供思想和心灵的滋养,培养同学们的尚美之心和欣赏高雅艺术的品位,更是我们对艺术教育永恒的赤子之心。
希望更多热爱戏剧的老师和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当中来,”圣诞话剧节“的舞台等你来增彩!